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便宜 http://m.39.net/pf/a_5051463.html10月28日,陈心亮(右)在小河镇石槽河村询问贫困户的家庭生活情况。10月,正是城固柑橘上市销售的旺季,挂着京、黑、冀、浙等地车牌的大货车挤满了通往城固县北部桔园镇的道路。在街道两旁,农户熟练地将橘子分拣、装筐、码放整齐,等待发货。城固是汉中的人口大县,也是农业大县,全县54.3万人中农业人口达44.6万。柑橘、元胡、猕猴桃、茶叶等都是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当地结合县情谋产业、创新思路促增收,在城固县委书记陈心亮带领下,走出了一条具有城固特色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去年年底,城固产业扶贫经验获得省委书记胡和平批示肯定。“要走特色现代农业的路子”10月28日,走进原公镇东原公村,1万余亩连片猕猴桃产业园一眼望不到尽头。园区建设投资方之一、陕西禾和农业科技集团董事长吴方志正忙着将优质猕猴桃发往全国各地。“4年前,陈书记和县镇干部多次上门招商,帮助解决问题,让我了解到城固独特的生态优势,感受到城固各级干部服务企业、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这是我们在这里长期大量投资的底气。”吴方志自信地说,“我们整个园区运用了以色列水肥一体化技术体系、新西兰佳沛公司的栽培技术,累计投资超过1亿元。园区建设标准和设施水平都属国际一流。”“这些龙头企业之所以愿意来、舍得投资,除了自身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干部的真帮实助也是吸引企业来此发展的因素。”陈心亮坦言,“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走特色现代农业的路子,集约化、设施化、科技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城固县财政每年设立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整合财政涉农资金6.89亿元,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骨干产业发展壮大、小精特产业做优做精。”近年来,城固县成功引入30多个知名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形成汉江以北丘陵坡地23万亩柑橘产业带、沿“一江五河”4万亩猕猴桃产业带、沿汉江两岸9万亩元胡产业带、南部山区12万亩茶产业带、平川地区19万亩蔬菜产业带,大鲵、中药材、羊肚菌等为主的特色小众产业遍布其间。全县个贫困村均有特色主导产业,产业规模全市第一、农业产值全省第三,为产业扶贫筑牢了基础。“把贫困户嵌到产业链里”龙头企业引来了,农业园区也建立起来了,贫困户如何受益?陈心亮在实践中探索答案。“把贫困户嵌到产业链里,产业带贫效果才会好。”陈心亮说,“我们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入合作社、入行业协会、入企业园区,实现流转土地赚‘租金’、股份合作赚‘股金’、务工就业赚‘薪金’。通过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现代园区+产业联盟互助’,全县户有产业发展意愿和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在一个或多个产业链上分享‘红利’,占贫困总人口的75.92%。贫困户凭借1份土地获得3份收入,这在城固很普遍。”在三合镇黄牛嘴村,贫困群众代小明将产业扶贫资金元入股村上合作社经营的食用菌和天麻产业。从年至今,他每年都得到分红,自己还在食用菌厂打工,一天收入80元。在全县各级干部的合力推动下,城固县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就业带动型、流转金支付型、入股分红型、订单收购型、代种代养型、合作帮扶型”6种典型带动模式。目前,全县已有32户农业龙头企业、34个现代农业园区、个专业合作社和63个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参与这6种模式扶贫,形成了村村有产兴业、户户有业增收的良好局面。“全县个贫困村今年又跑了一遍”“今天你们镇村干部不用跟我一路,我随机走访十几户群众,看看贫困户退出还存在啥问题。”10月28日上午,陈心亮来到城固北部山区最远的深度贫困村——小河镇石槽河村走访调研。“老人家,你们家的房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啥时间翻修的?”陈心亮用当地方言问道。“年修的,土木结构,主体结实着哩。去年翻修加固,镇上还给补了1.5万元。”79岁的石槽河村贫困群众赵元成说。“包扶干部来没来,驻村干部对你们好不好?”陈心亮又问。“好!他们经常来看我、帮助我。”赵元成回答得很干脆。……就这样,每到一户,陈心亮都详细询问,并查看屋里屋外的情况。不知不觉中,陈心亮已走访了8户群众。下午3时,一场院坝说事会在贫困户吴振发家的院子里开起来。10多个村民和陈心亮围成一圈,大家畅所欲言。陈心亮边听边记,并和大家逐一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一些现场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他当场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第二天就到村上研究解决。院子里,笑声、掌声不时响起……天已擦黑,院坝说事会才结束。陈心亮回到近70公里外的县城已是晚上8时了。“全县个贫困村今年又跑了一遍。”陈心亮表示,“目前,通过数据监测和综合研判,‘户脱贫’‘村退出’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将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下一步,着眼全面小康、推动乡村振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本报记者高振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