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错路口了,没上高速,山路颠簸不平,七弯八绕,等到晚上九点多,房车最终停下来时,我在这么多的旅行里,第一次晕车了。下车后我就蹲在路边的草丛旁,天旋地转,四肢乏力。缓了半天我才环顾四周,周围是一片很大的空地,夜晚从天边隐约泛出暗紫的光,对面有一座像是祠堂的建筑。不远处有一盏路灯,灯光下萦绕着无数小虫,光束散开,扫过一块黑色石碑,上面清晰地刻着:蔡伦墓祠。我顿时就清醒了,我说小飞,我们非得睡在……墓边上不可吗?但是小飞正在铺床,没工夫搭理我,看来找到这个位置已经很不容易了,再说,挨着千秋万代敬仰的老祖宗,有什么可怕的。01公元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从那以后,纸张带着一份使命推向全国,并随着丝绸之路传往西方,竹简、木牍、布帛、羊皮和莎草纸一律被这种便宜又好用的“蔡侯纸”所折服。围困文明的高堰从这一刻开始垮塌,知识的洪流即将席卷整个世界。但是,为什么蔡伦墓会出现在这里呢?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封地就在汉中盆地东缘的洋县龙亭。这破格的封赏,不单来自造纸的贡献,蔡伦在搞发明之余,抽空参与了一桩宫廷内斗,一时得到太后倚重,这块封地也是来自蔡伦最风光的时期。但几年后,太后去世,过去的宫斗又开始清算……看哇,专心搞科研不好吗!蔡伦或许深知死罪难免,选择了体面的饮鸩自杀。蔡伦去世以后,便葬在龙亭。而此时此刻,他就与我们一门之隔。蔡伦墓祠是一个收费景点,晚上大门紧闭,我们在门外走了走,权当是隔空瞻仰。话说虽是个景点,门口却很荒僻,周围连个洗手间都没有,我们试着找别的地方停车,但是没有走多远,只见马路上卡车轰鸣,四面暗沉,还是跟蔡伦挨着吧,好歹安静。天微微亮,我们就离开了,这里距离洋县县城还有十来公里呢。但我们并不着急,在走进汉中盆地的路上,我们在田野里看到了曾比大熊猫还珍稀的国宝大鸟——朱鹮。早在年,朱鹮似乎就已经彻底灭绝了。自那年过后,再没人见过朱鹮。十多年后,洋县八里关乡才又出现了七只朱鹮的身影。从此以后,保护朱鹮成了举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