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春秋北人南迁

                            

北人南迁

公元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建立了魏国。在建魏过程中,得到了大将司马懿的支持。司马氏逐渐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曹丕死后,司马懿与年轻的皇族成员曹爽共同掌权。曹爽见司马懿的权势一天天增大,企图剥夺司马懿的权柄,谁知反在司马懿发动的政变中被夺去了兵权。

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司马昭当政后,时时露出篡位野心,魏帝决心除掉他,结果反被司马昭杀死。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了晋朝。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公元年,晋武帝出兵灭吴,重新统一了中国。但不久就爆发了“八王之乱”。这场战乱,前后持续16年之久,遍及黄河南北和关中地区,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乱和生产力的破坏,还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于是迁居内地的少数民族也趁机反晋,同时进行残酷的民族仇杀,为了找到一个稳定的和平环境,大量北方人口纷纷离开战乱频繁的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迁移。邯郸及周围一带南迁的人口也为数不少。这些南徙的人口被称作侨人。东晋的统治者为了控制侨人,就在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与侨人的籍贯同名的州、郡、县及行政机构。如在雍州侨置有广平郡,下辖侨县“易阳、曲周、邯郸”。陕西汉中地区的《城固县志》乡村条记载,该县在清初还有“邯郸村”。

摘自:邯郸春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