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4%;平均优良天数26.5天,同比增加3.1天。
年1~8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5%;平均优良天数.9天,同比减少0.3天。
年1~8月,杨凌、西安、咸阳、延安、西咸、渭南等6个市(区)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按改善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安康、商洛、韩城、榆林、铜川、汉中、宝鸡等7个城市空气质量同比下降(按下降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下降的前3名依次是韩城、榆林、铜川。
年1~8月,关中地区PM2.5平均浓度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7%;平均优良天数.3天,同比增加5.9天。
西安市PM2.5平均浓度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5%;优良天数天,同比增加8天。
年1~8月,关中地区69个县(区)中有34个县(区)空气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改善,1个持平,32个下降(新增的咸阳市高新区、文体功能区不参与同比评价),其中改善的前10个县(区)依次为凤翔县、鄠邑区、灞桥区、曲江新区、陇县、阎良区和阎良航空基地(并列)、杨陵区、新城区、淳化县,下降的前10个县(区)依次是高陵区、蒲城县、印台区、合阳县、大荔县、华阴市、蓝田县、富平县、耀州区、白水县。
陕北地区26个县(区)中有3个县(区)空气质量改善,1个持平,21个下降(新增的榆林市高新区不参与同比评价),其中改善的3个县(区)依次为子长县、宝塔区、子洲县,下降的前5个县(区)依次是延长县、甘泉县、清涧县、宜川县、米脂县。
陕南地区32个县(区)中有7个县(区)空气质量改善,23个下降(新增的汉中市经开区、安康市高新区不参与同比评价),其中改善的5个县(区)依次为凤县、略阳县、太白县、留坝县、汉台区,下降的前5个县(区)依次是汉滨区、南郑区、西乡县、汉阴县、城固县。
专家分析
与去年同期比较,年8月全省13个市(区)综合指数均值明显下降,平均优良天数增加,全省总体空气质量改善,其中关中大部分城市和县区空气质量改善,但陕北和陕南大部分城市和县区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年1~8月全省13个市(区)综合指数均值略有下降,平均优良天数略有减少,全省总体空气质量略有波动,其中关中大部分城市和县区综合指数下降,优良天数明显增加,空气质量改善,但陕北和陕南大部分城市和县区综合指数上升,优良天数明显减少,空气质量下降。特别是陕北和陕南县区综合指数平均上升了11.6%和5.0%,空气质量下降明显。
与去年同期比较,年8月和1~8月全省总体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偏差,温度偏高,降水量偏少,不利于大气污染扩散与消减。受不利扩散的气象条件特别是今年2、3月份持续的高湿静稳天气影响,全省PM2.5浓度上升,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增加,这种不利局面至今依然没有有效扭转。但在这种不利气象扩散条件下,关中地区大部分城市和县区同期综合指数下降、优良天数明显增加,PM10和SO2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改善,这是汾渭平原重点地区全面持续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及强化督查等工作取得的成绩。而陕北和陕南地区(特别是县区)无论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管理水平、技术措施及落实等方面,还都存在很多问题,这也是当地今年同期大气污染反弹的主要内因。
建议一是将我省汾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经验推广至全省,特别是陕北和陕南的县区,有效加强县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升防治效果;二是有效加强韩城、铜川等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进一步稳固我省汾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成果;三是应加强臭氧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加强关中地区VOCS管控和治理,进一步提高优良天数比例。
陕西生态环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