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的消费和GDP都贡献给汉台了

城固县是汉中市第一经济强县,在农业方面,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三,这主要得益于城固县优越地理位置:三条国道过境,一个高铁车站,一个普通火车站。这是南郑所不具备的,无高铁站,无火车站,无国道(建设中的国道还未完全贯通);南郑离汉中近,消费被汉中主城区虹吸,也是造成南郑发展尴尬的局面。

年汉中市各县区GDP数据已经出炉,毫不意外地,汉台以.80亿元,位居全市榜首,城固以.41亿元,位居第二位,南郑以.54亿元,屈居第三位。以增长率来看,城固同比增长4.6%,南郑同比仅增长1.8%。在面积和人口相当的南郑和城固,南郑经济为什么就干不过城固呢?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从地理因素讲,南郑平川面积少于城固,农业发展落后于城固

南郑区,面积约平方公里,平坝区域仅占平方公里,占比12%;城固县,总面积平方公里,平坝区平方公里,占比达20%,丘陵浅山区平方公里,占比达22%,这为城固农业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土地资源。柑桔已经成为该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并以此引发城固农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方向,诸如成规模的葡萄栽植,成片的猕猴桃种植,还有上元观的元胡,都是桔园规模效应带来成功示范的案例。农业规模经营,城固走在了全市的前面,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是汉中观光农业发展的典范。

从年第一产业数据上看,也可以发现问题,南郑38.15亿元,城固54.20亿元,城固高出南郑16.05亿元,超了42%,差距很大。

从工业发展上讲,南郑品牌少,而城固曾经的月亮牌方便面,现在天汉坊唱得响

城固曾经的月亮牌方便面,名气很大,声音很响,汉中家喻户晓。懂管理,善经营的城固人,不断推陈出新,大胆试错,包装城固酒厂的天汉坊,在汉中市场,再次与国内名酒抢占白酒市场份额。

南郑曾经也很辉煌,西北首富县,名声很大,但毕竟只是个暴发户,不用资金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高起点建设工业园区,不去引进更多的技术和人才,不去包装推出扶持几个产值高的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别人在飞速发展,他还在吃老本,企业留不住,人才留不下。南郑的县办企业,破得破,卖得卖,解散工人,这样最省事啊。

从年规模以上企业产值上看,城固.03亿元,而南郑呢,仅为.02亿元,差距亿元,差幅达58%!这是一个巨大的鸿沟。

所以,从工业上讲,城固基础雄厚,南郑一张白纸,但发展潜力巨大!

从商业环境讲,南郑也不如城固

城固被市上定义为城东副中心,是汉中东部地区的文化经济中心,城市功能齐全,商业发达,店铺林立,酒店满街,商场众多。而这些商业,能够留住城固本地人和外地客商消费,形成良性的经济内循环。

但南郑呢,被分成了两部分,周家坪城不像城,大河坎镇不像镇。由于离市区太过近了,汉台区虹吸了南郑的商业。南郑区的人们,购物、吃喝、游玩,一转身就到了汉台区,进行各种消费,GDP留在了汉台区。说得直白一点儿,南郑仅仅成了一个大一点儿的住宅区了,稍一上档次的消费都走了,留下了利润率很低的低端消费,这也是南郑GDP落后于城固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从年第三产业发展上看,城固87.11亿元,南郑79.65亿元,城固高于南郑7.46亿元。南郑要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第三产业的产业升级,提升档次,反吸汉台,才能最终走向追赶超越的道路,实现弯道超车。

从交通设施讲,南郑落后于城固

制约南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交通。交通是改变一个地区人民做事习惯,做事风格,商业思维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90年代以前,通讯不发达,汽车流就是信息流,就是商业资本流,就是技术流。

过境城固的国道就有国道、国道、国道,还有高铁客运站,火车站,飞机场,可谓立体化交通网络,具备相当规模。城固抓住了机会,抢占产业布局,实现交通带来的红利。

尽管南郑有高速出口,也只是近10来年的事,而高铁只是过境,没有火车站,国道也还未全线贯通。当然,南郑后发制人,争取项目,获得发展先机,也是很有可能的。

最后祝愿南郑早日虹吸汉台,城固尽早设区,汉中更上一层楼,全市11个县区共同进步!

(数据来源政府网站。图片来自于网络,若侵权即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