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镇原公连载53古老的风物景观

住在原公或常来原公的人,都知道或听说过原公早就流行一个顺口溜“东西原公十里吊,一里一座庙。三步两洞桥。爬柏凌雀树。七十二槽槽。”咋听觉得押韵、顺口好记,细想却不知这四句话到底说了些什么?

原来这是城固县原公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四大景观。东西原公十里吊,一里一座庙:原公镇地盘狭小,从东(今天庄之西)到西(今西坝紧挨滑水河边)的距离大约十里左右路不长但寺庙很多,平均一里一座,可见密度之大。这个数字尚不包括分布在东西原公村内的寺庙,仅指东西原公可通车马的大道两侧就达十座,实际上远远不止。据高龄老人回忆,王家台至原公寺不到一里,竟有三座寺庙。除原公寺规模最大,其他两座都是土地庙,规模较小。庙内塑有土地神坐像,初一、十五香火旺盛,壁画、神面全被熏黑。

三步两洞桥:此石桥又名“通桥”,坐落在原公寺照壁正前方不远处的田野上。石桥横跨从西向东流淌的官渠,因渠口稍宽,建成两洞流水。青年人迈岀三大步就可通过,故称“三步两洞桥”。桥不长但宽阔,修在田野上连接起南北大道。桥两侧立柱设栏,上部搭棚盖瓦(系琉璃瓦),四面通风敞亮仿佛一座别致的凉亭。要是烈日如火或暴雨骤至,劳作者可在亭中避晒躲雨,既有实用价值,又是一道风景。夏日站立原公寺前远望,湑水河南边的斗山半腰有一座宝塔和凉亭遥遥相对,亭下是灌田渠水日夜奔流,渠南渠北全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秧苗,田野边缘又散见飘出炊烟的农舍,会让你看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大道、寺庙、宝塔”的田园生活风俗画,不禁发出,“美哉,原公”的感叹!

作者简介:王祥玉,陕西城固县原公镇西原村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从事教育、戏剧、文化及地方志编纂工作。后调入汉中日报社从事资讯工作直至退休。现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三秦文化研究员及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民俗学会会长。在民俗研究方面,先后出版了《秦巴风土》、《汉中风土记》与《中华传统节日史话》等专著。年被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有突出贡献的民间文化工作者,被汉中市委组织部、人才办评选为汉中市优秀人才而进入《优秀人才名录。》

来源:《文化古镇原公》l

作者/来源:汉中在路上

内容如有不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